切身感受,才最真實——光良
當光良在《我想和你唱》與韓紅結緣後,他認為這是上天的旨意,讓他有機會和一個切實去幫助貧困群體的人,一起去完成真實的公益。儘管已經成名多年,但光良依舊保持著最開始的那份謙和與低調,「君子當溫潤如玉」,用這句話來形容他絲毫不為過。「作為公眾人物,當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時候,應該更多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,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人來投身公益,因為並不是每一個藝人都能有這樣的機緣,所以當瞭解到這次援助,幾乎都沒有多加考慮,就義無反顧的來了。」
雖然是第一次做藥房的工作,各項流程都不甚熟悉,但光良還是盡全力去把它做好:「我覺得細心和耐心是很重要的,首先需要仔細核對每種藥品,其次需要很耐心地去為病人解釋用法,而關於困難,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方言和醫生的手稿。」作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,光良曾跟隨世界展望會去過很多偏遠的山區,他感受過那種艱苦,對水源問題、醫療問題、生活品質的惡劣都深有感觸,所以他來到甘肅,更能對當地人的境遇感同身受。光良說身邊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群體,比如需要悉心照料的植物人,而這次在甘肅義診,他認為可能會發現一些亟待關注的要點,也許是某種高發疾病的群體,也許是某些影響人們生活的常見現象,這些都能幫助人們更好地去瞭解這裡。
作為已經參加過無數公益活動的「老人」,光良對公益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。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參加大型的公益活動,但其實只要對身邊的事物多一點點關注和感觸,就能發現其實能做的、舉手之勞的事情有很多。」是的,公益並不是一件多麼高不可攀的事,它只是需要換位思考,去切身感受才能更容易從內心產生那種共鳴,才會更明白為何去幫助,要如何幫助。光良是個很感性的人,有時吃飯都會突然想到:「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都吃不上飯,他們現在又是怎樣呢。」這或許聽起來有些矯情,但這才是他——當有件事觸動了心中感性的開關,便能流露出最純實的悲憫。
《十二夜2:回到第零天》主題曲 〈大寶貝小寶貝〉由知名作詞人李焯雄填詞、黃建為作曲; 歌曲製作編排上特地安排與台灣原聲合唱團和聲,光良為了讓孩子們更有臨場感,特地陪合唱團一起錄製,還自嘲:「其實我們是『老寶貝小寶貝』!」 電影《十二夜2》的主題曲《大寶貝小寶貝》其實是毛小孩唱給人類聽的情歌,像電影一樣,這次我們換個角度看世界。 人類對動物的愛,往往是有條件的,我們挑,但狗狗不會。牠們「不在乎你美不美」, 也不會過問你的來歷,「不問過去/與你四目相對」「愛定你不後悔」。 事實上,你就是牠們的全部,「你是全世界,沒有例外」。 日常的我們會裝,心裏愛討拍,明明依賴對方,又裝作不是。動物真誠得多,「快樂就擺尾」。 《十二夜2》這次從關懷流浪狗被撲殺的議題,轉到關注如何讓浪浪們找到身與心的家。 如何為浪浪建設比較合理的收容所,這是第一重意義的家,而更重要的是為牠們找到最終的家, 有人類共居的家,因為「有你的所在/是家的所在」。 放生不等於自由,浪浪們其實無法獨立獵食,他們離不開人類,但我們卻有太多理由棄養牠們。 《十二夜2》很多篇幅在紀錄志工們一次又一次為浪浪們營造家的努力, 他們的苦心多次被質疑,得不到認同,我們很容易會想到自己:我們如何努力地安頓自己,我們不也是在找一個家嗎? 沒有局外人,我們和浪浪們並沒有不同:「你是全世界/沒有局外」。 希望能夠透過主題曲溫暖的聲線來感謝,讓更多人來關心議題外。 由衷地感謝支持《十二夜2》的所有朋友們。 因為你們才能讓這個世界更好。